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工作监督
= + -

关于崇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8/20 9:54:58 来源: 录入:Gov102 点击数:

关于崇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720日在崇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加快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工作安排,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咏的带领下,今年6月至7月,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全县12个乡镇有关村组38个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5家加工企业和县直相关部门,采取实地察看,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情况

1、高度重视,高位推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高规格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专职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明确了发展目标,科学编制了《崇阳县中药材发展规划(2021-2025)》,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八大”推进行动,加大九项政策扶持力度,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百千万”工程,即村建百亩基地、乡镇建千亩基地、县建万亩基地。同时,每个村奖补50万建中药材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乡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立足当地实际,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相应成立了中药材产业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产业专班,实行党政主职牵头抓、班子成员分片包村抓、村级“两委”主动抓。有力地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

2、因地制宜、快速发展。一是品种种植具有特色。以“适生、适销、优质”为原则,开展本地野生优质品种的野转家种大获成功,驯化引种外地品种已水土相合安家落户,形成了本地品种和引进品种并进发展的崇阳中药材的地方特色。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种植模式及不同的药材品种,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间作套种。目前全县种植品种有黄精、白芨、射干、天冬、石菖蒲、虎杖、金银花、芍药、牡丹、菊花、葛根、白术等,其中:黄精、白芨已成为全县野转家种特色优势产品,畅销全国。二是种植规模持续壮大。从2015年以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每年增加1万亩左右,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6.65万亩,产值3.6亿元,其中黄精种植面积3.55万亩,产值2.5亿元,白及种植面积1.15万亩,产值0.75亿元。100亩以上基地面积达到22160亩:2021年,全县新增面积2.47万亩。三是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全县中药材经营主体73家,其中中药材协会1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67家,中药材公司5家,采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合作模式,辐射带动从事中药材种植农户(贫困户)2185户,从事中药材种植人员近6000人,带动农户人平增收8000元以上。

3、“三产”融合,初显雏形。一产方面,坚持“量质并举”抓好“崇六味”中药材种植,已初显规模。二产方面,围绕“深加工”做文章,延伸加工链、产品链,崇阳县中药材协会在密切与科研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以黄精为主的九制黄精片、黄精药膳包、黄桂精龙益元膏等系列产品研发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引进武汉同济康达药品有限公司在铜钟乡清水村建设崇阳县中药材三产融合产业园。三产方面,一是围绕中药材商品流通,健全经营网络,实行线上线下共同促销。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逐步打开,销售量逐年提升。二是促进“药养”结合、“药旅”结合。领康科技公司开发黄精药膳,发展了药膳养生,吸引县内外顾客慕名前来品尝;金银花、白及、牡丹、芍药等药材基地,开展药花观赏旅游,每年开花季节吸引大量旅客观赏,为我县打造中药材生态旅游示范县引领发挥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崇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基地建设标准不高。部分乡镇、村没有充分认识到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乡村产业振兴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对于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发展趋势、发展机遇没有作认真深入了解,对发展中药材产业思想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存在应付和敷衍了事心态,盲目性比较大。对已经种下的中药材,由于部分村在药材基地建设前期,没有引入市场经营主体,建园标准低,种苗质量差,种植密度不够,导致市场经营主体与村集体难以达成托管协议。即使有的村集体与市场经营主体有合作意向,但由于在保底产量、定价回收及利益分成方面存在分歧,村集体与经营主体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有的村集体药材基地疏于管理。还有的村集体担心中药材种植周期长,租地、购种及后续管理成本较高,自投资金怕有风险,因而基地抚育管理水平不高。

2、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服务未完全到位。中药材种植与农作物相比,差别很大,技术要求比农作物高。中药材种植基地选址、品种选择、育苗育种、土壤翻耕、播种栽培、田间管理、除草灭虫、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所以必须具有种植的专业技术。虽然已经成立了中药材行业协会和相关的合作社,开展了相关的技术指导。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没有科学编制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也没有形成一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的农技队伍,基地选址和品种选择存在盲目性,以致于种植方式较为粗放,种植关键技术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缺乏规范的技术指导。

3、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不全不强。近几年崇阳县中药材种植加工虽初具规模,但与全国知名中药材大县相比,起步较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缺乏大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全县共有73家市场经营主体,只有2家开展中药材半成品加工,加工品种仅有黄精、虎杖2种,年加工量仅1500吨,不足全县药材种植产量的10%,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多数市场经营主体仍停留在自种自产自销,大多数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直销外地,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康养、药膳、休闲旅游因受限于基地规模和配套设施等,也只是刚刚起步。中药(材)研发、中药(材)工业,中药(材)商业和中药(材)康养旅游业等全产业链尚未成型。

4、产业配套体系尚不完善,农业产业现代化标准不高。中药材产业法规性、政策性强,技术和标准要求高,衍生产业链长,要求多部门协作和支持,健全完善配套体系。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种苗繁育体系,种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研发体系,技术指导与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体系,市场营销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的还未启动、有的还刚起步,产业配套体系尚不完善。推进产业现代化保障措施有待加强。

5、社会资金投入不足,产业抗风险能力低。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发展中药材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但目前主要依赖政府投入。我县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都是专业合作社和中小企业,财力有限,抗风险能力较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诸多急需开展的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民间资本不愿过多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三、工作建议

1、聚焦目标定位,坚定发展信心。我县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悠久的种植历史,适宜的环境条件,便捷的区域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主要素条件。当前,国家、省、市对中药才发展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我县此时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适时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风正劲。为此,我们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产业发展不动摇。按照县“十四五”规划要求:新建中药材基地30万亩,其中黄精超过10万亩,白芨超过3万亩,打造中药材产业园,开发以黄精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产品,打造“中国药谷”。聚焦目标定位,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持久耐力、发展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统筹,及时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产业发展落地落实见效。力争早日实现我县中药材产业的“破茧成蝶”和“华丽转身”。

2、加强标准制订,做到科学推进。一是要坚持“适生、适销、优质”原则,保护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以“崇六味”(黄精、白及、射干、石菖蒲、虎杖、芍药)为主,培育和发展本县主导中药材品种,因地制宜,适度引进牡丹、芍药、知母等临床用药量大的外地药材品种的驯化引种,形成本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特色。二是要加快全县中药材种植标准的制订,充分发挥中药材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制订中药材种苗选育、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相关标准,科学编制《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三是要加强种植标准和技术的应用推广。在各乡镇设立中药材种植技术标推广站和质量监测站,保证药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四是划定黄精、白及道地药材种植区,按照GAP标准要求,加强GAP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中药材GAP种植基地,擦亮崇阳中药材种植名片。

3、完善配套体系,支撑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种苗繁育体系。加强天城桃红、洪下竹林黄精,石城方山鸡鸣峰白及优质种源保护,以领康、金土元等规模以上基地,建设黄精、白及等优质种源驯化和种苗繁育基地。二是建立种植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研发体系。整合农口部门和县中药材协会的技术力量,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民大、湖北科技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搭建崇阳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开展中药材种植新技术的研发和道地药材新产品开发。三是建立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体系。切实解决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问题,发挥人社、农业、职校等职业培训部门的作用,切实制定相关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训规划,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四是构建市场营销和信息服务体系。在中药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以行业协会为主导,建立全县中药材产业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掌握产业政策、产业动向、市场行情等信息,做好分析研判,及时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发挥指导作用,避免盲目种药所带来的伤农风险。在中药材交易方面,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建立健全中药材国内外市场销售网络,做好国内17家中药材大市场销售,建立全县统一的种苗交易平台和辐射湘、鄂、赣等周边省份的中药材县级专业药材市场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交易融合发展,拓展和畅通产品销售渠道。

4、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要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围绕优势资源和全产业链,做好项目策划论证和包装推介,上下联动,主动出击,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药商投资崇阳中药材产业,激发民间活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药材产业开发,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接二连三”。二是在中药材种植上,引进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商,做大做强做优种植基地,发展本地道地优势中药材产品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外地引进驯化试种成功的药材品种。引入市场经营主体,加强对村集体药材基地建设和管理,提高建园质量和抚育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天然无公害标准化中药材、有机中药材种植模式,加强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三是稳定发展中药(材)工业。在壮大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的同时,大力引进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重点瞄准全国和省内名企,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不断加强中药材的精深加工,发展中药饮片生产,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院校合作,研发高档药食同源产品(含保健品、功能食品、植物饮料等)及其他衍生产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崇阳县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推进中药材产业与康养、药膳、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崇阳美丽的自然生态优势,发挥中药材奇花异草的观赏价值,完善中药材基地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中药材特色健康旅游精品线路;搜集整理茅井葛仙山、方山鸡鸣峰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禅道养生文化,以乡居民宿为依托,打造休闲养生度假区;弘扬中医药药膳文化,发挥药膳“治未病”功能,以领康药膳馆为依托,开发系列药膳产品,推进药膳产品进餐馆、进超市、进家庭、上网络。多措并举,提升中药材产业链、价值链。

5、加强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唱响崇阳特色品牌。

坚持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举办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会议、参加大型药交会等,加大崇阳地道中药材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积极申报黄精、白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争创崇阳道地品牌产品,提升崇阳中药材品牌价值。

6、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设立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科技研发发展平台建设和中药材企业专利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龙头企业创建、GAP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土地流转财政支持政策,改革土地流转制度,鼓励支持土地向中药材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流转集中;鼓励金融,保险部门开展融资保险业务,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形成部门合力,切实为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争取支持帮助,提供全程服务。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